设计理念
1、 花园式生态园区
每一围合建筑组团都共享一面积达7000平方米左右的生态花园,结合周边大面积的城市绿地,为园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、回归自然的优美环境。
2、 人性化园区
园区的规划与设计,始终体现人的主体地位,考虑人们对园区物质需求的同时,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。整个园区的建筑布局,尤其是围合式庭院的布局,考虑视觉对人们情绪的影响,建筑间距达80米左右,保证视线的对外通透,以避免人们产生囚笼感。
3、 雨水收集系统
为了节水、美化环境,改善园区小气候,打造宜人的办公环境,园区设计了雨水回收系统。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可直接利用作为绿化、喷洒道路、洗车、景观、冲厕、冷却循环、消防补充水源等,亦可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相结合,建立生态化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。
4、 生态走廊
在整个园区中,规划了两条宽达50米的景观视廊,以绿化、水系为轴向两侧逐渐展开,形成人文的生态走廊,有效的沟通各组团。成为整个园区的生命轴线。
5、 模块衍生
模块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,很好的将办公单元,中央处理单元,工作室,服务设施融为一个整体。建筑自成系统,同时又与其它建筑有机联系。为园区的市场化提供更高效、更便捷、更弹性的经营方式。
6、 资源共享
办公区各自独立的会议室,食堂、健身场馆、阅览图书馆等集中设置于地下空间,资源共享,低碳节能,避免浪费。
7、 节能玻璃
建筑采用LOW—E节能玻璃,LOW—E节能玻璃是通过纳米技术,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薄膜,能在保证室内采光的前提下,达到大量反射太阳热辐射的节能效果。采用LOW—E玻璃制成的中空节能玻璃是有优异的隔热、保温、采光、降噪特性,节能效果显著,可大大降低空调的能源消耗。
8、 屋顶绿化
园区达到100%屋顶绿化,屋顶绿化可以缓解城市绿化用地紧张,治理城市热导效应,调节建筑温度和美化城市,同时为园区工作人员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休息平台。北京夏季炎热,屋顶绿化的作用更为突出,可使顶层房间减少50%的空调用电量,室内温度降低4—6摄氏度。此外,还能吸收至少50%的暴雨降水量,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。